地板產品拒絕同質化 專注品質做行業常青樹
關鍵字:地板產品 同質化 來源:互聯網 時間:2017/06/19
導語:自從“中國制造”這個標簽出現后,同質化也不是什么奇怪的現象,各行各業的品牌魚龍混雜,抄襲、模仿似乎成為了常見現象,在地板行業同樣存在這種情況。但是隨著消費的升級,如果企業一味的抄襲,消費者是不會買賬的,對此,業內提出了用“差異化”化解“同質化”的建議。
“模仿”與“被模仿”是地板重災區
對于地板行業,同質化是個顯而易見卻無法一蹴而就去解決的難題。所謂“同質化”是指同一大類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觀甚至營銷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漸趨同的現象,產品品種重復,且替代性強,在產品同質化基礎上形成的市場競爭行為稱為同質化競爭。地板行業的同質化問題由來已久,很多消費者對各大企業的產品“傻傻分不清”,各大企業也在同質化競爭中丟盔棄甲,不知所措,有的被模仿,有的至今都找不到屬于自己的路。由此可見,講好中國品牌故事并不是如此簡單。
地板行業的同質化蔓延在產品的里里外外,地板行業更是逃不了被抄襲的命運,它主要有這幾個現象:名稱雷同、外觀相似、性能相當、理念一致、營銷手段和所提供的服務大同小異。抄襲現象時有發生,導致地板行業成了“模仿”與“被模仿”的重災區。
設計是技術含量很高的重要部分,設計好的外觀和產品理念需要團隊花費不少心血,但由于地板外觀易于被模仿,產品理念和名稱也容易篡改,導致有知名度的企業的產品外觀和理念極其容易被其他別有用心的企業剽竊。
對于有自主品牌和創新意識的企業而言,自己的研發成果和設計理念被剽竊,它們痛心疾首卻又無可奈何;對于另一些照搬照用的企業而言,它們通過混淆視聽獲得了短期利益,但這樣亦步亦趨的剽竊行為注定了它們難以長久。除此之外,營銷的手段和門店的服務也是大同小異,節假日會出現一波“營銷潮”,門店提供的講解也是同樣的思路和流程,讓消費者感受不到各個企業之間的差別。
同質化大大拖企業發展“后腿”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同質化現象會給消費者和企業帶來哪些不利影響呢?從消費者的層面來說,大多數消費者都是外行人,他們并不懂得分辨企業在行業內的情況和產品本身的制作工藝,從外觀也看不出產品的質量問題,很多時候他們消費靠的是感性的認知,覺得這些產品聽上去還不錯,各方面條件也差不多,那挑哪一個都沒有什么所謂。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凸顯出來了,很多消費者會因為產品“差不多”而選擇更便宜的產品。商家被迫打起了“價格戰”,貼出了誘人的價格以待顧客,但這樣的價格競爭對商家和消費者都是不利的。消費者竊喜,以為天掉餡餅,卻不知后期會因質量不佳而帶來無窮的后患。
低價競爭讓企業競爭毫無優勢
有的商家不肯降價,覺得自己家的產品質量好,應該值這個價,但卻面臨著流失顧客群的風險,半推半就地把客戶群體定位為高端消費人群,從而放棄一部分市場;有的商家順勢而為,用相對低廉的價格吸引消費者,試圖薄利多銷,但這“薄利”何時才能讓企業再上一層樓?這不得不是個疑問。
實力雄厚的企業在這樣的競爭里尚且能夠立足,帶著尚存的競爭力和優勢投入到產品和服務的提升中,但它們也不能放棄對品牌的建設和對產品、服務的提升,不然曲高和寡,它們終究會被眾多“新秀”淹沒。而那些還在發展壯大的中小企業就面臨著更危險的境地了,在企業的成長期就面臨著“價格競爭”,他們被迫放棄一部分用在產品和服務提升的資金,專注于“量”的營銷。
總之,面對同質化現象,地板企業堅持產品研發與創新,用產品征服客戶,切打價格戰,專注品質,才能在地板市場長久走下去。